|
開發(fā)商雇傭清潔公司強拆釘子戶,杭州清潔公司 |
2009-10-24 編輯:杭州保潔公司 查看:2626次 |
|
|
【杭州保潔公司訊】因為不滿意開發(fā)商的搬遷賠償條件,家住河池市南新東路的楊女士,成為了原河池市汽車配件廠生活區(qū)內唯一的“釘子戶 ”。7月30日晚,楊女士的房子被強行拆除。她認為,在她和家人不在場的情況下,開發(fā)商就擅自強拆房屋,侵犯了她及家人的合法權益。記者就此事采訪時,開發(fā)商方面稱,楊女士房子被拆之事,他們并不知情。
房子被突襲拆除
7月31日,記者來到了楊女士所說的房子所在地,這里已成一片廢墟,一臺電冰箱、一臺洗衣機等物品被搬到廢墟旁,一些衣服和日用品則被埋在了碎磚塊下。
據楊女士介紹,7月30日中午12時許,她和女兒回到自己房子的所在地,遠遠看見一臺挖掘機在鉤挖她的房子。上前一看,她發(fā)現房內的部分電器已被人搬出,一面墻已經倒塌,房內物品有的被壓,有的被埋。楊女士的女兒站在挖掘機前阻止拆除,在場一名自稱是開發(fā)商負責人的人下令繼續(xù)拆,但是挖掘機的司機不敢開動機械。
楊女士說,母女倆擔心一離開開發(fā)商就會強行拆房,就一直守在房子旁。到了晚上8時許,母女倆肚子餓了,就去吃東西。10時許,兩人返回時,吃驚地發(fā)現,房子已被拆除,挖掘機也撤離了,廢墟上空無一人。
緣起房屋拆遷補償沒談攏
據了解,楊女士原來所住的房子是一棟4層高的樓房,共住了24戶人家,楊女士住在一樓。對此處進行開發(fā)的是河池市嘉聯房地產開發(fā)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嘉聯公司)。
楊女士說,2009年4月,嘉聯公司安排工作人員開始做各住戶的搬遷動員工作。與楊女士談賠償問題的是一名姓何的工作人員。楊女士說,由于她工作需要經常出差,她與何某只見過兩次面,很多次協(xié)商都是在電話里進行的。起初,何某只同意賠償25萬元,但楊女士不同意。經多次協(xié)商,雙方把賠償款談到了29萬元。她告訴記者,這一數額離自己的預期已經相差不遠,遂有了同意搬遷的念頭。
可是,一些早先同意搬遷的住戶離開后,嘉聯公司就派出工人將空房子的門窗拆除,然后在里面不分晝夜地敲打,往往頭天晚上敲到次日凌晨1時許,剛消停幾小時,凌晨5時又開始敲了。剩下的住戶不堪忍受,只好同意搬遷。楊女士昔日的鄰居李女士證實了這一說法:“搬走一戶,施工隊就拆除一戶的房子,這么大的安全隱患讓我們這些還住在里面的居民怎么安心?他們還派人不分晝夜地敲敲打打,誰還能住得下去,最后大家就都走了!
楊女士說,自從動員搬遷后,她家里大晴天也莫名其妙地積滿了水,此后又被斷水斷電。7月27日,她家里的防盜網被拆除,女兒飼養(yǎng)的兩只愛犬又被人折磨死。她氣憤地說:“原本我已經打算答應開發(fā)商的賠償條件,搬離這里。但是遇到這些事情,足以證明開發(fā)商對我們這些拆遷戶沒有誠意,所以,我拒絕搬離這里,除非開發(fā)商給一個滿意的答復?墒牵瑳]想到開發(fā)商趁我們去吃飯,拆了我家的房子。”
是否可強拆部門說法不一致
7月31日,河池市建設與規(guī)劃委員會拆遷辦公室的負責人覃建成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拆遷辦公室是今年6月份才成立的,對楊女士房子的情況并不是十分了解,但是他認為,開發(fā)商在沒有與被拆遷戶協(xié)商一致時,不應該擅自拆除楊女士的房子。如果強制拆除,則應該要申請政府及法院的批準。
對于此事,河池市建設與規(guī)劃委員會質量安全監(jiān)察科科長唐斌卻表示,據他了解,嘉聯公司開發(fā)這個項目是擁有一整套合法手續(xù)的。一棟房子不可能因為一戶人家不同意搬遷而停滯建設項目。如果長期拖下去,開發(fā)商方面將會承受巨大的經濟損失。在此情況下,嘉聯公司如果在保證楊女士及其家人的人身安全的情況下,是可以拆除楊女士的房子的。當然,如果楊女士認為開發(fā)商的行為構成了侵權,可以向法院起訴,依法維護自己的權益。
開發(fā)商稱房子并非他們所拆
7月31晚7時許,記者終于聯系上開發(fā)商方面的有關負責人楊經理。他表示,對楊女士房子被拆一事,他并不清楚,因為與開發(fā)商簽約的拆遷單位在7月28日就已經撤離,隨后,開發(fā)商方面還請來清潔公司去清理建筑垃圾,29日清潔公司也已撤走。
楊經理稱,對于楊女士的房子,他們不僅沒有強拆,反而一直在拆別的房子時,對楊女士的房子小心保護。旁邊兩個單元用挖掘機拆,楊女士所在的單元則用人工拆,而且在她的房子外面還架了鐵架用來保護房子。房子里有人在的時候,工人們都是停止工作的,不可能在晚上還有人敲敲打打。
楊經理還稱,他們所給的賠償標準是每平方米2235元,楊女士53平米的房子按110平米補償,或者還可以在開發(fā)商的樓盤內要房子代替。相比當地的房價來,賠償并不低。之所以一直沒有與楊女士談妥,是因為楊女士要價太高,公司承受不起,所以就一直沒有答應。
對于開發(fā)商的說法,楊女士認為難以置信,表示將通過法律途徑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。
|
|
|
|